3·11日本大地震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之一,但即使在经历了如此强烈的灾害之后,我们看到,这次地震造成的人员和建筑损失并不是十分严重,这不得不引发我们对日本建筑防震设计的关注。自从唐山大地震后,我国就对城市建筑和抗震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如果严格按照防震标准设计施工,大部分建筑应该能抵挡一些震级较强的地震。但经历了汶川地震后,我们看到,仍然有大量没有达标的建筑物倒塌,特别是部分校舍的坍塌,这是值得我们国人深思的问题。日本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他们所有的建筑都具有较强的抗震功能,在结构上多采取框架钢结构及木质结构。在日本地震震后的废墟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不少保留完好的建筑,倒塌后的房屋也没有太多建筑垃圾,便于震后的重建工作,特别是在校舍的防震方面,日本的经验尤为值得借鉴。据了解,日本的防震有一个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其他的房子可以倒,但学校的房子不能倒,日本的校舍多采用钢骨架框架,具有非常好的抗震功能。
在灾害频发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也得到广泛关注。在汶川地震发生时,重庆主城的高层建筑震感较为强烈。不少市民对高层建筑的抗震性产生了一些疑问。地震发生后,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层反而晃得厉害,是不是这种结构的高层抗震性能较差?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这类结构的高层属于柔性结构,当强大的地震波袭来时,楼体会自动顺着地震波方向摇摆,在摇晃的同时,也就消化了一部分由地震波而产生的能量。美国洛杉矶地震时,有些摩天大楼摇晃的非常厉害,摇摆的幅度能达到二到三英尺,尽管如此,这些高层建筑仍然安然无恙。其实,无论何种建筑类型,高层还是低层,是否防震还要看其对安全系数的考量。有关建筑专家分析,对于十层以上的建筑来说,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施工方面都是一条“高压线”,建筑审批的程序比较复杂,也非常严格,高层主体建筑违规建设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另外,对于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幕墙等配套内容也具有一定级别的抗震性,所以,住在高层或者准备购买高层的市民不必有太大的担心。世界范围内频频发生的各种灾害,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警示更是深刻的思考。建筑物、居所将被赋予更为重要的使命,它们不仅仅是一处美观的建筑,更是危难时期的“保护伞”。地段、产品类型并不是决定价格的唯一标准,建筑质量和技术指标在未来将成为更关键的因素。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