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入冬以来,哈尔滨市有的小区内的居民楼出现怪事,不少居民在楼体外墙面贴起了大块的"膏药",凸出墙面的保温材料既影响美观,也带来不安全因素。据了解,居民给楼体贴"膏药"其实是增加的"保温层",让入冬后的房屋更加防寒。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宣化街453号的居民大院。其中,453-1号4单元位于一栋楼的外侧,在侧面的楼房墙体上,记者见到,从3楼向上至8楼,有三分之二的墙体被人做了保温层,经过加工的墙体向外凸起10厘米左右,面积在百平方米以上。因为没有进行粉刷,水泥的灰色与周围黄色的墙体颜色显得非常不协调。
小区居民刘先生介绍,这个居民院已建成近十年,今年入秋以来,突然有人在该楼的侧墙上立起了脚手架,建筑工人给居民楼建成了保温层,经了解,这是该单元楼上的几户居民因为怕冬天室内温度不够,在给楼体增加"保温层"。
对于悬在空中、凸出楼体的"保温层"。市房屋监察大队执法科和南岗区城管执法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在相关法规中,还没有对在楼体外增加"保温层"给予相应的管理规定,属于法规盲点。市城管局市容处的负责人则认为,从市容市貌的角度,楼体外不同色彩的保温层有损于城市整体形象。
对此,居民苏女士认为,在建设时,楼上的建筑材料会经常向下掉,给过往居民带来不便。建成后,居民在进出时,更是提心吊胆。施工材料质量是否过关?粘贴的墙面是否牢固?大家总感到悬在楼体上的大面积水泥块会掉下来砸到自己,"保温层"的存在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采访中,市闻明律师事务所刘慧影律师告诉记者,对于墙体外面的"保温层"虽然没有明确的管理规定。但根据相关法律,"保温层"一旦出现脱落伤及居民,墙体的所有人将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报记者 王明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