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下,无论是建设部等政府部门,还是各建筑部品行业协会,都在积极寻求节能降耗的有效工作方案。毕竟,到“十一五”期末,建筑节能要实现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是一个相当严峻的使命。制定“行业标准”,也许只是制度进步的一小步,却是市场推进的一大步。我们“耗”不起主持人:在明年上半年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段里,我国将连续、密集地出台电采暖散热器、中空玻璃、热量表、空调等建筑产品的行业标准。您认为这些行业标准相继出台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明年4月即将实施的新《节约能源法》有关?
周晖: 我认为二者之间肯定是有关系的。从我国目前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严峻形势来看,国家对能耗问题的关注日益加强。出台相应的节能产品行业标准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的节能降耗工作。事实上,我们国家在建筑节能的科研与生产领域还是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随着现阶段国家对节能事业的愈加重视,对节能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就需要更加细化,更趋于完善。
王强:周博士说得没错,我国的建筑节能产品早就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储备。这些技术也应用到了房地产开发领域,只不过它们仅局限于高档楼盘的项目中,成为开发商推销高档楼盘的销售亮点。其实我觉得在当前严峻的能源形势下,这些建筑节能产品应该广泛地应用到普通住宅当中,而不应只是成为高档住宅的一个销售卖点。所以我想,之所以会出台行业标准,可能更多的是在代表政府的导向,将节能降耗政策落实到各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当中。
吕士健:其实我觉得行业标准出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产品的质量,使得产品能够达到很好的节能要求。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就无从考核节能产品的生产企业,从而也会使得大量达不到节能要求的产品流通到市场上来。假如不对企业进行考核,任由企业去吹嘘节能效果,则会带来更多的浪费。所以我们现在出台行业标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此外,这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用户或者第三方可以用行业标准去对产品进行检验,监督企业按规定的要求进行生产。
主持人:各位专家的看法一致,都认为行业标准的出台,是为了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发展。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背景下,这是否标志着节能标准化时代的来临?
吕士健:随着国家、社会对节能工作的日益关注与重视,与节能相关的一些标准化问题,应该说引起了建筑产品行业前所未有的重视。事实上,可能各行业大概也觉得缺乏标准,需要加以补充和完善,但我觉得这并不能说明就是进入了节能标准化的时代了。
毕竟,节能工作不是说制订了一些标准就能达到节能的目的了。标准化只能说是整个庞大的节能工作中的一个部分,而这部分工作也是在最近两年中才得到重视和加强的。它在整个节能工作中,起到的是一个技术支撑与技术保障的作用,是保证节能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措施。
王强:实际上,一般行业标准发布后,通常都需要时间去修订。因为中国地域太广阔了,节能和环保的标准都不一样。节能产品是一个新兴产业,这个新兴产业目前还是处于发展阶段,等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通过市场的竞争自我完善,到那时再对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应该会对市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也认为行业标准的出台并不能说是进入了节能标准化的时代。
有标准才有市场主持人:从长远利益来看,使用节能产品所得到的节能收益可以弥补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甚至还会略有盈余。然而当前我国节能工作中的一大困难便是,许多百姓的节能意识尚且不高,通常只会看到当前的利益,那么这是否会影响到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我们应当如何去提高群众的节能意识呢?
周晖:的确如你所说的,我国老百姓目前的节能意识尚且还不是很高,所以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推广力度。假如节能产品能形成一定规模化的生产后,就可以降低它的生产成本,而一旦成本降低了,那么就会使得节能型产品和非节能型产品在价格上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到那个时候,老百姓就会自动地选择节能性更好的产品了。
吕士健:我觉得如果想要老百姓做到行为节能,就应该让他们尝到节能的甜头。而要让老百姓尝到甜头就必须得有一个好的节能效果。这话说回来,就还是需要国家出台行业标准来规范企业的生产。
我用中空玻璃打个比方,以前老百姓用的窗户玻璃都是不节能或者节能效果不太好的。但如果我们给节能玻璃定了行业标准,那肯定会对导热系数、抗风压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隔绝等因素都有规定和要求。假如老百姓在用旧窗换新窗后能明显地感觉到节能效果很好,房间温度提升了,甚至舒适度也增加了,那么老百姓肯定都愿意使用由中空玻璃制作的窗户。
主持人:周博士刚刚讲到了节能型产品形成规模化生产后,就可以降低社会总生产成本,那么这具体反映到市场上来,会对产品的推广带来哪些客观的影响呢?
王强:尽管在初期生产成本会较高,价格也相应较高,但在行业标准法规化之后,开发商和消费者都不存在选择与不选择的问题。因为若不选择采用节能产品,开发商生产的房屋就通不过评估验收,也就根本无法进入消费市场。随着产业的成熟,生产规模化后,房屋的整体造价是会有所降低的。就更容易推广了。
周晖:其实节能型产品和非节能型产品相比较,从目前的造价来看,会更高一些。但是从建筑和产品的全寿命周期来看,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老百姓,选用节能产品肯定是最合适的。因为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可以推进科技的进步,使得节能产品得到实实在在的应用,这对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无疑是有很大的帮助。而从老百姓的角度上来说,他们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比如刚开始杜总所说的,采用热计量表制度能够让百姓自主选择采暖消耗,从而利于降低他们的采暖供应费。步入分水岭主持人:刚刚王总谈到了节能产品行业其实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而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必定要经历从摸索走向成熟的过程。那么在当前节能产品行业标准尚未出台之时,这个行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
吕士健:在国家统一的行业标准没有出台之前,节能产品行业当前的市场是一个不规范、无序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造成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为什么现在市场上的许多假冒节能产品也能“横行”呢?就是因为产品质量没有依据,可以将价格定得很低。行业标准对厂家来说是一个生产质量的约束,使社会对企业也有了监督检查的依据,这样对规范市场行为、避免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价格的恶性竞争,多少都能起到一些作用。
王强:没错,我可以举一个这样的例子:在外墙保温系统中,材料的运用可能是不同的。比如采用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保温板,它在阻隔热传递上效果会非常的好,但造价会更高一些;而采用一些不规范的材料,尽管在价格上会有所降低,但在使用效果上却会有很大的差别。此外,现在行业可能还会存在许多偷工减料的现象,质量检测系统也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所以,不管是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还是规范市场的角度上来讲,节能产品行业标准的出台是势在必行的。
主持人:从两位专家的意思来看,行业标准的制定可视为是行业发展进入一个分水岭,意味着行业将从无序走向有序。在此情况下,优秀的企业会崛起,而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就会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窘境。那么这是否就会对建筑产品行业起到优化的作用?
杜家林:其实我觉得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保温和气密性能的提高,以及采暖空调设备能效的提高等等,来达到减少空调和采暖能源的消耗。所以我觉得节能产品行业标准的制定,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使行业生产规范化。因为一般来说,行业标准里都会含有一定的技术指标,那么企业的生产材料、设备和产品,都必须满足行业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才能准许进入市场,这就相当于在产品进入市场前加设了一道技术指标上的门槛。
周晖:我赞同杜总的说法。在我看来,标准的制定对行业是一种引领作用,它会促使行业朝某一个方向去发展,使得行业更加规范化,目标更加明确。所以说标准所起到的是一种推动性作用。虽然它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现在很多企业都意识到技术更新的重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新节能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出台,能够促使企业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发展。
王强:产品质量的好坏,其实市场是会进行选择的。比如说那些质量差、档次低的产品,它们在进入房地产项目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掉。但不排除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商会以次充好。所以这就亟需行业标准或政策的出台来规范市场。因为一旦政策出台,就意味着已经法规化,而如果有了制度约束,那么对行业的提升就会大有好处,今后就能够在房地产的产业链中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产业市场。标准系下的异常值主持人: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的天气、纬度、温差也各不相同。如果建筑产品行业采用国家统一的标准,那么在今后的落实问题上会否增加困难?从这一点来说,制定全国性的行业标准应如何兼顾到各地的特殊性呢?
吕士健:从原则上说,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肯定会结合我国季候区域的特征,规划不同的节能指标。比如说墙体保温,因为各个地区对保温层的要求都不一样,所以也不可能是制成统一的国家标准,但是我觉得有些行业标准其实是可以统一的。比如说中空玻璃的行业标准。根据我了解的知识来分析判断,中空玻璃在南方主要是需要隔热,而北方却是用于隔冷。但事实上,从这个产品的特点来讲,隔冷和隔热也就是一回事了,都是起到了一个阻隔的作用。所以对于这类产品,应该可以制定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再比如热量表,因为它的作用是计量所消耗掉的热度,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全国也只要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可以了。
国家在制定行业标准时,肯定都会把这些问题充分的考虑进去,可以统一而不会带来任何影响的,就会统一,而需要区分的,肯定也不会去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也是制定标准工作的原则。
周晖:在编制之初就考虑到气候适应性和功能使用等问题,这是编制标准的一个基础性原则。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都会促使这些方面的进一步细化。比如说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就是划分了严寒采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三个区域,三本标准来制定的。同理,目前制定的节能产品标准,应该也会考虑到这几个区域的影响。无非是这几个区域在统一的国家标准下,采用不同的表格形式来划分。从全国的建筑节能形式来说,应该是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大家对这个目标也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操作起来,大家还是会分别来操作。不会简单地只是用一种产品、一张图表来进行完全统一。
杜家林:没错,是这样的。国家标准在这里主要是一个引领的作用,为行业指明方向。但相关的细则还是要靠地方政府根据各地区的特征去完善。其实一般来讲,地方所制定的标准,都是要比国家标准严格的。国家标准有时候也只是一个门槛,因为要照顾到全国的各个地方,所以也不可能定得太高。关键还是要通过各地方政府去加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