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保温材料  聚氨酯  外墙保温  外墙保温材料  保温  涂料  青岛  山西  烟台  公司 

五大市场机制激励建筑节能

   日期:2007-05-09     作者:SystemMaster    浏览:531    评论:0    
(此文系建设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徐宗威先生在2006年9月25日建筑节能设计与建筑艺术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稿)
  五大市场机制激励建筑节能
  --用市场机制做好建筑节能制度安排
  建筑节能工作很重要。中央非常重视。中央在十一五建议中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要降低能耗20%的明确要求。建设部在节能专项规划中提出了新建建筑节能50%和65%要求,对旧建筑中25%的建筑面积提出要进行节能改造。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需要大量的能源来支撑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如果我们不能科学地解决能源问题,我们的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我们确实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建筑能耗占了全部能耗的三分之一。
  一、要从市场角度研究建筑节能
  中国的建筑节能能不能做得起来,我想除了政府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外,要多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角度做出建筑节能的制度安排。大家比较喜欢用产业这个概念。喜欢讲培育建筑节能产业,促进产业的发展。讲产业我不反对。但产业的发展是需要市场的,更需要市场的机制和办法的。我比较喜欢用市场这个概念。中国的建筑节能事实上形成了了四个市场,当然这些市场有些已经成熟,有些才刚刚起步。有哪四个市场?
  第一,技术市场。主要是研发建筑节能有关技术和设备的。包括各种能源在室内和建筑的科学应用。还包括技术咨询,比如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提供技术改造方案等等。技术市场的主体是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我看到建设报上讲,日本的三井和松下在和清华合作,要搭建建筑节能产业平台,虽然讲了很多外方有多少投入,但这种合作主要是解决改造的技术方案问题,属于技术市场的范围。
  第二,建材市场。主要是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设施的加工和生产,节能门窗、保温材料、节能设备的生产加工。市场的主体是生产企业。这个市场很重要,没有人愿意去生产,没有节能材料和设备的市场供应,建筑节能是无米之炊。
  第三,工程市场。也可讲是施工市场。节能技术和节能材料设备总要落实到建筑、落实到房间,不管是新建建筑还是老的既有建筑,都需要施工和安装这个环节来实现建筑节能。这个市场的主体是施工企业和工程公司。工程市场巨大,每年新建建筑1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150亿平方米。
  第四,投资市场。上面讲的技术市场、材料市场、工程市场能不能做得起来,重要的一条,要看投资市场的表现。因为问题的关键还是钱的问题,是利益导向问题。不管是技术市场、还是工程市场,没有人投资是干不起来的。投资市场的主体是投资者和投资企业,可以是开发商、承包商,也可以是个人或者是金融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形成的资本市场在2.6万亿元规模。
  二、建筑节能的难点在老建筑
  现在看推进建筑节能的难点是什么?要我看有两个:一个是老建筑的节能改造,一个是老建筑改造的资金难。
  新建筑好办。去年建筑节能全国检查我到几个省看了,新建筑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问题不大。为什么?因为第一,国家有明确要求,业主和开发商必须这么做,必须拿这个钱。第二,政府有一系列的措施保障,有三关难过,有设计环节、施工图审查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基本把住了。有没有漏洞,有?但问题不大。
  问题是老的建筑怎么办?老建筑改造起来太难了。难在四个方面:一个是政府拿不出这么大量的资金。按中央和国家提出的,在十一五期间,25%的既有建筑要进行节能改造的要求。西安有2500万平米老建筑要进行节能改造,北京有1.25亿平方米的老建筑要进行节能改造,一平方算100元资金,西安需要25亿,北京需要125亿,政府不可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来。
  再一个是老房子结构质量复杂、房主的情况更复杂。房子有50年代的,有70年代80年代的;有砖混的,也有钢混的,改造起来难度很大。从产权讲,有行政房产、事业房产、国企房产、合资企业房产、个人房产,政府给谁投入不给谁投资,很难。
  第三个是政府不能搞强迫命令。行政的房产、事业房产政府可以掏钱,可以搞行政命令,反正是政府财政掏钱。企业的房产和个人的房产怎么办?这是大头。企业有效益好的,也有效益差的,甚至亏损的;个人有收入高的也有收低的。政府可以明确责任,但不能行政命令。
  第四个是利益主体和目标不明确。加拿大政府的《建筑节能促进计划》规定建筑节能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留给政府机构。对企业讲,改造的好处是什么?投入资金改造房子的盈利是不是都可以留给企业啊?成本下降了,盈利提高了,但盈利部分并没有扣除节能盈利部分。从房子本身讲,房东和房客都缺乏利益目标。房子租出去了,空调采暖费用是谁租谁付,房东不会去掏钱改造房子;房客租房子,今年住这里,明年住不住还不知道,所以房客也不会掏钱改造房子。
  三、研究和发挥市场机制在建筑节能中的重要作用
  改造资金从哪儿来?最终是从用户身上拿。但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房屋所有者直接拿。行政用房、事业用房政府拿,企业房产企业拿,个人房产个人拿。再一方式是由能源投资公司先拿,一次投入,逐年从政府、企业和个人那里收回。当然也可以两种方式同时运作。房主直接拿,好处是责任明确,坏处是进度较慢,标准和质量很难统一。投资公司拿,好处是启动较快,一次投入,逐年收回,标准统一,坏处是提高了政府和投资风险。
  钱能不能拿得出来,能不能拿得有效率,关键看能不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解决问题。我想需要认真研究和发挥好五个市场机制。
  1、时间的市场机制
  时间市场机制就是怎么样可以在时间上刺激人们加快完成建筑节能任务。城市政府不可能为建筑节能改造进行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但城市政府财政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支持建筑节能改造,并在时间上起到刺激的作用。比如政府财政可以支持银行帐搞贴息贷款。每年政府安排一批改造工程,五年内全部改造完。对第一年动工改造的房屋业主,政府给百分之百的贴息;对第二年动工改造的房屋业主,政府给百分之八十的贴息;以后逐年递减。房主为拿到更多的补贴利益,将会刺激房屋业主在时间上争取早点改,赶紧改。
  2 、质量的市场机制
  质量的市场机制就是如何用市场的办法,保障施工中切实做到建筑节能和实现规定的节能效果。怎么能够保障建筑节能改造包括新建建筑节能工程,不出现以次充好、压缩成本、偷工减料的情况,切实达到节能标准要求的节能效果。我到地方调研,我觉得有些作法不错。一是用固定资产投资调节税来激励你,你没有做到建筑节能,将按一定税率向你收税。这比钱对房屋所有者来讲可不算少;你做到了建筑节能,给你0税率,你可以省了一大笔钱。二是用预收墙改基金激励你,盖房子必须使用新型节能的墙体材料,你使没使,先把墙改基金如数交过来。房子盖好了验收不合格,预交的墙改基金全部充公,盖房子的人会觉得很不划算。墙改基金制度今年要停止执行了,但可以考虑建立新的建筑节能基金,在建筑节能工作中起到保证质量的市场杠杆的作用。
  3、运营的市场机制
  运营的市场机制就是要强调计量收费。使用中用得多就交得多,用得少就交得少。建筑节能运营费用,一个是冬季采暖费用,一个是夏天空调费用。现在看夏天的空调没问题,用得多交得多。问题是采暖费用。现在部分建筑已经按国家节能标准建的或是改造好的,能源消耗已经明显大大降低。但节能建筑与那些不节能建筑还是一样标准收取采暖费。许多地方虽然安装了热计量表却形同虚设,仍然按原来的依建筑面积的计费方法收费,显然有失公平,也没有激励机制,更谈不上保护其投资者的合法利益。长此以往对一个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热计量收费必须坚持,好在今年全国将全面实行采暖制度改革,这为热计量收费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要引入市场机制,按建筑节能建的房子,没有安热计量表的,要下调采暖费用,安热计量表的要严格按实际消费的热能付费,使建筑节能改造投资得到应有的利益回报。在运营当中还需要设计不同时段和不同地段的热能支出制订付费标准,研究累进的阶梯热能价格,高峰和低谷时候的价格应当有变化,偏远和附近的价格应当有区别。
  4、研发的市场机制
  研发包括建筑节能技术、材料、设备的研究和生产。建筑的维护结构保温技术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点,但是现在的外墙保温材料和技术形成的保温体系,一般只有十年到二十年的寿命期。这样一个建筑一生需要重复做多次的保温技术改造,浪费很大。建筑节能的现场检测方法也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技术措施,没有适用和经济的检查手段,做好的建筑到底节不节能就是一本糊涂帐,建筑节能效果也就失去了评判的依据。为建筑节能的推广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产品支撑,尽快研发和形成建筑节能不同档位的产品系列和技术体系,也需要发挥市场机制起到激励作用。巴西政府通过法律规定,电力公司必须以每年1%的收入用于节能的研发。我们能不能做到?政府应当专门安排建筑节能技术与材料、设备的科研经费;对生产企业投入新的节能产品前二年能不能不收税,刺激和鼓励研发单位积极地研究和生产建筑节能技术和产品。
  5、投资的市场机制
  投资的市场机制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搭建资本市场。投资的市场机制涉及到这样几个问题。
  1)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就是投资的标的物。怎么把建筑节能改造作为一个投资市场来看,可以根据一个城市的建筑节能改造工程量来确定。比如西安建筑节能改造量是2500万平方米,兰州是1500万平方米,可以把这2500万平米或者1500万平米看作是一个市场份额。也可以把这个总的市场份额,按照不同的街区、不同的供热管线系统、或不同的建筑类型,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市场份额。
  2)公开竞标。一个城市的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份额划定以后,要进行公开招标投标,来选择适当的投资者。有三个因素可作为选择投资者的参考:一个是成本投入比。全部改造需要成本1个亿,投资者A投入8000万元,投资者B投入9000万元,投资者B中标;二是收益时间比,收益和收回投资的时间比,投资者A预期10年收回投资,投资者B预期15年收回投资,投资者B中标;技术性能比,投资者A技术方案寿命期限10年,投资者B技术方案寿命期限15年,投资者B中标。
  3)谁来投资。谁是投资者?国家可以鼓励国有银行、社会资本,投资成立节能投资公司,以及有能力的建筑企业、建材企业、开发商都可以成为投资者。政府应当鼓励他们购买建筑节能市场上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市场份额,并通过合同形式规定政府与投资企业双方的权利义务。
  4)投资回报。问题出来了,投资者为什么要购买建筑节能份额,有什么好处才会刺激他们投资?如何取得投资回报,可以肯定地讲,改造后减少的支出就是回报的主要来源。用什么样的回报形式,说穿了就是EMC模式,就是节能费用托管模式,或者叫能源合同管理模式。我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CEMC,前面再加个词城市。
  北京有个例子,中央美院燃气供热系统,供热面积是6万多平方米。改造前,用气量90万立方、燃气费用162万元、每平米费用26元多;改革后,用气量63万立方、燃气费用114万元、每平米费用18元。节能改造后每平方米可节省8元。这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为我们设计建筑节能投资市场提供了可能。
  如果一个投资者卖下100万平方米的市场份额。这就意味着他需要投资1个亿,在城市实施100万平方米旧建筑的改造工程。如果一个城市的建筑采暖费每平方米25元钱,改造后采暖费价格不变,但实际的采暖支出减少了,比如说实际支出是20元钱,那么政府应当允许这个5元差价付给投资者。这样一年投资者的利润就是500万元,20年可以收回投资。如果政府和他签一个30年合同,就意味着他将拿到至少1.5个亿(元),50%利润额的回报。在利益的趋动下投资者有什么理由不干呢?而且由这个项目带来的其它盈利绝不仅仅是每平米5元,投资者的投入还会带来更多的连带收益,我算了至少有五个方面:1.材料设备购置收益、2.工程施工收益、3.连带装饰工程收益、4.集中采暖及制冷设施的改造工程收益、5.设施运营及物业管理收益。
  开发建筑节能投资市场需要的条件。1.国家的支持,这点问题不大。2.政策的配套,目前没有到位(今年5月人大作了调研,但没有太解渴的意见)。3.城市的热情,哪个城市愿意做试点,需要城市政府的热情和决心。4.有勇气的投资者,必竞是个新的事物,而且特别需要有实力的大财团来吃第一筐螃蟹。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075072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