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体系
墙体材料因结构体系不同,其结构和建筑功能则不同。下面列出一些结构体系及其相应的材料匹配。
(一) 多层砌体结构
1、砌体规范定义的砌体结构材料,各类砖和砌块结构;
2、行业标准规定的砌体材料,如加气砼砌块……;
3、地方标准规定的新型砌体材料,如各种砼多孔砖,砌块等结构;
4、砌体委员会列入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砼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规程》、《砼连锁砌块砌体结构设计规程》等。
(二)框架轻板结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项目)
1、R.C框架轻板结构(多层及高层)
2、ST框架轻板结构(多层及高层)
以上结构作为完整体系的研究及应用属于初级或开发阶段。对RC框架轻板仅在条板图集给出了结构布置及连接,对ST框轻结构体系研究内容很多,既有ST骨架结构,又有各种功能板形及其它专业配合问题。
因此要从体系上提出相关统一标准,应在现有板材标准和相应结构标准的条件下经广泛研究和系统分析和征求意见基础上解决,任何一项突破都应有依据。
(三)框架填充墙结构(常规项目)
1、各类砖为填充材料
2、各类砌块为填充材料
本项目内容虽有国标和标通图,但从整体体系的角度,从计算与构造,包括施工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推敲,研究后制订出确保体系工程质量的统一标准或规定来。
(四)承重大板结构
1、预制装配式RC或RC复合墙体结构《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规程》(JGJ-91)
2、内浇外砌结构(北京标准)
(五)其它新编或待编结构体系(行业或地方)
1、轻钢多层/高层结构(居住及办公)
2、大连蒂比模网体系
3、石家庄CL建筑体系
4、北京保温砌块现浇剪力墙承重体系(北京正制定标准)
5、西安密肋板轻型节能建筑结构体系
二、墙体材料系统及相关标准
(一)承重及自承重砌体材料
1、规范规定的各类块材及配套材料
2、规范未规定的专用材料(需形成标准)
(二)板材类(主要墙自承重各类条板(或称厚板)及各类薄板)
1、厚板类标准(可能不全)
《住宅砼内墙板与隔墙板》GB/T14908-94(95)
《住宅内隔墙条板》JG/T3029-95
《工业灰渣砼空心墙板》JG3067-1999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JG623-1996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JG666-1997
及各地方标准等/加气砼条板或大墙板
2、石膏板类(这类均为复合墙体用材及房屋装饰装修吊顶)
《普通纸面石膏板》GB9775-88
《耐水纸面石膏板》GB11978-89
《耐碱纸面石膏板》GB11979-89
《纸面石膏板护面纸板》JC443-91
《纸面石膏板性能等级定额》JC523-93
《纸面石膏板性能等级定额》ISO6303
《石膏水泥板规范》XX-1980
《纸面石膏板》GB/T9775-1999
3、板类标准中的规定内容举例(北京建筑轻板应用概况)
(1)厚板或条板类(长×宽×高=2400-3000×590-600×60-90)
a) 产品技术性能包括
1)面密度(Kg/㎡)
2)抗弯荷载(N)
3)抗冲击次数
4)单点吊挂力(N)
5)隔声指标
6)燃烧性能
7)含水率
8)干缩率
b) 应用效果
1)90厚满足强度和防声要求,60厚不足
2)分户墙为120(两个60厚组合)可达50-60dB
3)配套材料不过关,安装工艺落后,板缝开裂为最大难题(粘结嵌缝材料质量差,上墙时间<28d,采用完全刚性粘结材料)
c) 根据发展应考虑的问题
1)满足建筑体系要求
每种结构体系对建筑板材会有不同要求,建筑板材是围护构件、保温装饰构件还承受重力和其它荷载或作用的构件,要处理好构件与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问题。
2)建筑板材的抗冲击、抗弯、抗折强度、后期开裂、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确保安全。
3)建筑板材尺寸、形状及其施工现场加工的随意性应为建筑设计留有较大空间,满足建筑多样化的要求。为减少接缝裂缝要求板材越大越好,为增大房屋有效使用面积要求板材越薄越好,为减轻对楼的负载要求密度越小越好(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从而引出要对建筑板材的规格、厚度及密度提出新的原则。
4)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按国家的节能要求,应能满足我国五个分区各类建筑节能指标的要求。
5)满足其它建筑功能要求
(1)隔声
(2)防水、防潮、防霉
(3)防火
(4)防止墙板材料释放超标污染气体
(5)外墙抗渗和抗冻融应符合标准要求
(6)满足装修要求
6)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偏差、埋设管线)
(三)承重大板建筑结构类
如在结构体系中提出,按节能要求,这类预制板结构包括:
1、内墙陶粒实心或空心砼板、R.C实心板
2、外墙陶粒或浮石实心,RC空心板,复合保温大板,复合保温材料主要有加气砼块,珍珠岩块,聚苯板等。
3、这类结构存在问题(既有设计方面也有施工管理方面的的问题)
1)造价偏高
2)设计形式较单调
3)产品质量较差
4)施工水平低
5)住宅抗震防水性能较差
而北京的内浇外砌结构则为在以上大板体系基础上的改进产品或体系。
鉴于上述问题,要想提高综合质量,制定更高要求的标准也较困难。
(四)保温隔热材料及技术
鉴于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实施循环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绿色生态型建筑的需要。尤其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筑节能也是涉及到能源安全的大事。因此建筑节能中除能源设备节能外最大的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据我国近10年的努力,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已获得应用并且形成了系列标准,如……
1、外墙外保温技术
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等5册/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编,分5个系统:
(1)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EPS系统USA travit)
(2)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3)聚苯板现浇砼外墙外保温系统
(4)聚苯钢丝网架板现浇砼外墙外保温系统
(5)机械固定聚苯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该系统包括:
*工程验收
*保温性能要求 涉及耐候性、保温材料、界面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要求,抗风、冲击性、耐冻融、吸水量、热阻、抹面不透水性等量化规定要求
*检验项目中型式检验有效期为二年
*系统的使用年限规定为25年
系统的抗裂、防裂措施,防脱落等措施体现在设计及施工部分
2)已编制《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国标,主要为EPS系统
3)外墙外保温技术以往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该技术涉及材料、设计及施工等多种因素,其中哪项不到位或未按标准要求实施都会暴露出一定的质量问题。而由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监理失控则问题就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其所处的室外环境因素,其耐久性等要求要比室内构件和材料严得多、高得多,而且要想作到万无一失也很难。
这些问题表现在:
(1)EPS保温层脱落,甚至整片大面积脱落
(2)墙面开裂、起泡或起鼓、外层涂料起创花、粉化退色、渗水等
(3)有不少文章通过研究提出这种技术抗裂防裂的理论原则,如ZL系统
2、夹心保温技术
1)国外普遍采用的作法,已有几十年的应用经验,有较系统的规范条文规定和措施,尤其是防裂措施。GB50003在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这种结构的构造要求。
2)有调查反映这种墙体裂缝较普遍(沈阳市夹心保温工程质量问题现场调查),其原因为:内外叶易形成对流,保温效果较外墙外保温差,内外墙保温层两侧不同温差,使外墙开裂寿命缩短,不利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护,墙面裂缝不易控制,抗震性能差。
3、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未对外墙进行抗裂计算或采取合适的构造,如设置较小距离的控制缝和采用较高质量的密封材料。 这是个误区,应当说好的设计夹心墙的耐久性要比外贴保温技术优势更明显。
*鉴于这种状况,应对目前国内不同地区,主要是三北地区的夹心墙建筑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种墙体抗裂和耐久性的技术规定(构造及配套材料包括补充试验研究)
4、外墙内保温技术
(1)不适于三北地区,因热桥多很难满足高性能建筑的节能要求,还有这种技术多采用薄壁轻板复合技术,易损、抗冲击、钉挂能力差等问题。
(2)对其它地区的适应性如何需作调查和研究分析确定。
(3)这种保温方式的优点是处于室内环境,相应的要求除耐火、防潮、湿外,可放宽,而且施工方便难度小,通过热工计算在满足节能、不结露等要求下可以采用。
(五)既有建筑的节能技术
我国现有建筑中绝大部分为未节能建筑,真正达到节能的据统计为2亿㎡,占全国城乡建筑面积的0.05%,可见现有建筑节能任重道远,但又迫在眉捷。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内容
1)不破坏建筑墙体的节能技术。
2)外墙、楼梯间、门窗等围护结构的改造。
3)既有建筑应尽量提高门窗的节能效果,减少外墙的节能分配。
4)外墙节能改造要充分考虑建筑方面的装饰效果,解决外墙引起渗漏的问题,作到保温防水装饰一体化。
5)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不同的高度以及不同位置的既有节能改造有很大差异,应因地制宜。
6)采用典型引路开展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开发技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2、三种外墙外保温改造技术(外贴或外喷粘结技术)
1)硬泡聚氨酯喷涂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作法
2)胶粉聚苯颗粒贴砌聚苯板作法(可带各种饰面)
3)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混合浆料作法
针对如此广泛的应用前景,委员会应选择好的研发思路和厂家共同开发好的技术,并以标准形式写入规范。
(六)连接材料及构造
连接材料从扩展的角度应包括金属连接材料,非金属连接材料和粘锚材料。
1、金属连接材料通常为焊网,金属拉结件等,已用于工程结构,如砌块墙体拉接网片,夹心墙拉接网片或拉接件,但均需 防锈或防腐处理,国外多用重镀锌或不锈钢。
2、非金属连接材料,主要以工程塑料制作出在性能上满足工程耐久性、强度、变形能力条件下的一种新品种。这种材料只要投入研究,现在的技术完全可达到工程应用的程度。
3、粘锚材料,主要有建筑胶和金属螺栓配合应用解决墙体重物的固定。
4、连接构造应满足传力要求,在地震区的建筑,连接构造应能适应地震变形,减少墙体对结构的不利作用,亦能确保连接的安全,目前绝大部分墙体属刚性连接,而少数为柔性连接。因此是否考虑一册或一章关于构件柔性连接的规定,提出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
5、墙体上锚栓或锚固件的设计及构造,在现行规范中尚属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型材料的应用起到了不利的作用,建议编制一章或一节,能对空心或多孔材料砌体结构,锚栓或锚固件的设计及构造(线索飞鱼等企业,研究金属非金属锚固件)
(七)防水、防火材料
建筑防水、墙体和屋盖是个很难解决的题目,主要涉及到材料和施工因素。针对墙体材料、墙体渗水、漏雨时有发生,主要是墙体有块(板)有缝或孔洞,单靠多种材料自身防水很难解决,因此对夹心墙必须采用补刷防水涂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外墙外保温技术,也非常强调外涂的防水性能。
建议选择全国有影响的生产涂料的企业,提供高品位的防水涂料,作为规范的推荐产品。
本规范附录应引进全国以及国外在应用技术上引导发展方向或水准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名录。
后语 墙材工程应用规范涉及内容十分丰富,以上摘录材料实属有限,仅供大会讨论之参考。
墙体材料因结构体系不同,其结构和建筑功能则不同。下面列出一些结构体系及其相应的材料匹配。
(一) 多层砌体结构
1、砌体规范定义的砌体结构材料,各类砖和砌块结构;
2、行业标准规定的砌体材料,如加气砼砌块……;
3、地方标准规定的新型砌体材料,如各种砼多孔砖,砌块等结构;
4、砌体委员会列入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砼多孔砖砌体结构设计规程》、《砼连锁砌块砌体结构设计规程》等。
(二)框架轻板结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指南项目)
1、R.C框架轻板结构(多层及高层)
2、ST框架轻板结构(多层及高层)
以上结构作为完整体系的研究及应用属于初级或开发阶段。对RC框架轻板仅在条板图集给出了结构布置及连接,对ST框轻结构体系研究内容很多,既有ST骨架结构,又有各种功能板形及其它专业配合问题。
因此要从体系上提出相关统一标准,应在现有板材标准和相应结构标准的条件下经广泛研究和系统分析和征求意见基础上解决,任何一项突破都应有依据。
(三)框架填充墙结构(常规项目)
1、各类砖为填充材料
2、各类砌块为填充材料
本项目内容虽有国标和标通图,但从整体体系的角度,从计算与构造,包括施工等方面均有待进一步推敲,研究后制订出确保体系工程质量的统一标准或规定来。
(四)承重大板结构
1、预制装配式RC或RC复合墙体结构《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结构设计施工规程》(JGJ-91)
2、内浇外砌结构(北京标准)
(五)其它新编或待编结构体系(行业或地方)
1、轻钢多层/高层结构(居住及办公)
2、大连蒂比模网体系
3、石家庄CL建筑体系
4、北京保温砌块现浇剪力墙承重体系(北京正制定标准)
5、西安密肋板轻型节能建筑结构体系
二、墙体材料系统及相关标准
(一)承重及自承重砌体材料
1、规范规定的各类块材及配套材料
2、规范未规定的专用材料(需形成标准)
(二)板材类(主要墙自承重各类条板(或称厚板)及各类薄板)
1、厚板类标准(可能不全)
《住宅砼内墙板与隔墙板》GB/T14908-94(95)
《住宅内隔墙条板》JG/T3029-95
《工业灰渣砼空心墙板》JG3067-1999
《钢丝网架水泥聚苯乙烯夹心板》JG623-1996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JG666-1997
及各地方标准等/加气砼条板或大墙板
2、石膏板类(这类均为复合墙体用材及房屋装饰装修吊顶)
《普通纸面石膏板》GB9775-88
《耐水纸面石膏板》GB11978-89
《耐碱纸面石膏板》GB11979-89
《纸面石膏板护面纸板》JC443-91
《纸面石膏板性能等级定额》JC523-93
《纸面石膏板性能等级定额》ISO6303
《石膏水泥板规范》XX-1980
《纸面石膏板》GB/T9775-1999
3、板类标准中的规定内容举例(北京建筑轻板应用概况)
(1)厚板或条板类(长×宽×高=2400-3000×590-600×60-90)
a) 产品技术性能包括
1)面密度(Kg/㎡)
2)抗弯荷载(N)
3)抗冲击次数
4)单点吊挂力(N)
5)隔声指标
6)燃烧性能
7)含水率
8)干缩率
b) 应用效果
1)90厚满足强度和防声要求,60厚不足
2)分户墙为120(两个60厚组合)可达50-60dB
3)配套材料不过关,安装工艺落后,板缝开裂为最大难题(粘结嵌缝材料质量差,上墙时间<28d,采用完全刚性粘结材料)
c) 根据发展应考虑的问题
1)满足建筑体系要求
每种结构体系对建筑板材会有不同要求,建筑板材是围护构件、保温装饰构件还承受重力和其它荷载或作用的构件,要处理好构件与主体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问题。
2)建筑板材的抗冲击、抗弯、抗折强度、后期开裂、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确保安全。
3)建筑板材尺寸、形状及其施工现场加工的随意性应为建筑设计留有较大空间,满足建筑多样化的要求。为减少接缝裂缝要求板材越大越好,为增大房屋有效使用面积要求板材越薄越好,为减轻对楼的负载要求密度越小越好(在满足功能的条件下),从而引出要对建筑板材的规格、厚度及密度提出新的原则。
4)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按国家的节能要求,应能满足我国五个分区各类建筑节能指标的要求。
5)满足其它建筑功能要求
(1)隔声
(2)防水、防潮、防霉
(3)防火
(4)防止墙板材料释放超标污染气体
(5)外墙抗渗和抗冻融应符合标准要求
(6)满足装修要求
6)满足施工要求(施工偏差、埋设管线)
(三)承重大板建筑结构类
如在结构体系中提出,按节能要求,这类预制板结构包括:
1、内墙陶粒实心或空心砼板、R.C实心板
2、外墙陶粒或浮石实心,RC空心板,复合保温大板,复合保温材料主要有加气砼块,珍珠岩块,聚苯板等。
3、这类结构存在问题(既有设计方面也有施工管理方面的的问题)
1)造价偏高
2)设计形式较单调
3)产品质量较差
4)施工水平低
5)住宅抗震防水性能较差
而北京的内浇外砌结构则为在以上大板体系基础上的改进产品或体系。
鉴于上述问题,要想提高综合质量,制定更高要求的标准也较困难。
(四)保温隔热材料及技术
鉴于节约型社会的迫切需要,实施循环经济协调发展,以及绿色生态型建筑的需要。尤其建筑节能成为我国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筑节能也是涉及到能源安全的大事。因此建筑节能中除能源设备节能外最大的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据我国近10年的努力,围护结构的节能技术已获得应用并且形成了系列标准,如……
1、外墙外保温技术
1)《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等5册/建设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编,分5个系统:
(1)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EPS系统USA travit)
(2)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3)聚苯板现浇砼外墙外保温系统
(4)聚苯钢丝网架板现浇砼外墙外保温系统
(5)机械固定聚苯钢丝网架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该系统包括:
*工程验收
*保温性能要求 涉及耐候性、保温材料、界面材料的物理力学指标要求,抗风、冲击性、耐冻融、吸水量、热阻、抹面不透水性等量化规定要求
*检验项目中型式检验有效期为二年
*系统的使用年限规定为25年
系统的抗裂、防裂措施,防脱落等措施体现在设计及施工部分
2)已编制《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国标,主要为EPS系统
3)外墙外保温技术以往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
该技术涉及材料、设计及施工等多种因素,其中哪项不到位或未按标准要求实施都会暴露出一定的质量问题。而由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监理失控则问题就更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外墙外保温技术由于其所处的室外环境因素,其耐久性等要求要比室内构件和材料严得多、高得多,而且要想作到万无一失也很难。
这些问题表现在:
(1)EPS保温层脱落,甚至整片大面积脱落
(2)墙面开裂、起泡或起鼓、外层涂料起创花、粉化退色、渗水等
(3)有不少文章通过研究提出这种技术抗裂防裂的理论原则,如ZL系统
2、夹心保温技术
1)国外普遍采用的作法,已有几十年的应用经验,有较系统的规范条文规定和措施,尤其是防裂措施。GB50003在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了这种结构的构造要求。
2)有调查反映这种墙体裂缝较普遍(沈阳市夹心保温工程质量问题现场调查),其原因为:内外叶易形成对流,保温效果较外墙外保温差,内外墙保温层两侧不同温差,使外墙开裂寿命缩短,不利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护,墙面裂缝不易控制,抗震性能差。
3、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未对外墙进行抗裂计算或采取合适的构造,如设置较小距离的控制缝和采用较高质量的密封材料。 这是个误区,应当说好的设计夹心墙的耐久性要比外贴保温技术优势更明显。
*鉴于这种状况,应对目前国内不同地区,主要是三北地区的夹心墙建筑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种墙体抗裂和耐久性的技术规定(构造及配套材料包括补充试验研究)
4、外墙内保温技术
(1)不适于三北地区,因热桥多很难满足高性能建筑的节能要求,还有这种技术多采用薄壁轻板复合技术,易损、抗冲击、钉挂能力差等问题。
(2)对其它地区的适应性如何需作调查和研究分析确定。
(3)这种保温方式的优点是处于室内环境,相应的要求除耐火、防潮、湿外,可放宽,而且施工方便难度小,通过热工计算在满足节能、不结露等要求下可以采用。
(五)既有建筑的节能技术
我国现有建筑中绝大部分为未节能建筑,真正达到节能的据统计为2亿㎡,占全国城乡建筑面积的0.05%,可见现有建筑节能任重道远,但又迫在眉捷。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内容
1)不破坏建筑墙体的节能技术。
2)外墙、楼梯间、门窗等围护结构的改造。
3)既有建筑应尽量提高门窗的节能效果,减少外墙的节能分配。
4)外墙节能改造要充分考虑建筑方面的装饰效果,解决外墙引起渗漏的问题,作到保温防水装饰一体化。
5)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不同的高度以及不同位置的既有节能改造有很大差异,应因地制宜。
6)采用典型引路开展示范工程,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开发技术,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2、三种外墙外保温改造技术(外贴或外喷粘结技术)
1)硬泡聚氨酯喷涂复合胶粉聚苯颗粒作法
2)胶粉聚苯颗粒贴砌聚苯板作法(可带各种饰面)
3)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混合浆料作法
针对如此广泛的应用前景,委员会应选择好的研发思路和厂家共同开发好的技术,并以标准形式写入规范。
(六)连接材料及构造
连接材料从扩展的角度应包括金属连接材料,非金属连接材料和粘锚材料。
1、金属连接材料通常为焊网,金属拉结件等,已用于工程结构,如砌块墙体拉接网片,夹心墙拉接网片或拉接件,但均需 防锈或防腐处理,国外多用重镀锌或不锈钢。
2、非金属连接材料,主要以工程塑料制作出在性能上满足工程耐久性、强度、变形能力条件下的一种新品种。这种材料只要投入研究,现在的技术完全可达到工程应用的程度。
3、粘锚材料,主要有建筑胶和金属螺栓配合应用解决墙体重物的固定。
4、连接构造应满足传力要求,在地震区的建筑,连接构造应能适应地震变形,减少墙体对结构的不利作用,亦能确保连接的安全,目前绝大部分墙体属刚性连接,而少数为柔性连接。因此是否考虑一册或一章关于构件柔性连接的规定,提出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
5、墙体上锚栓或锚固件的设计及构造,在现行规范中尚属空白,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型材料的应用起到了不利的作用,建议编制一章或一节,能对空心或多孔材料砌体结构,锚栓或锚固件的设计及构造(线索飞鱼等企业,研究金属非金属锚固件)
(七)防水、防火材料
建筑防水、墙体和屋盖是个很难解决的题目,主要涉及到材料和施工因素。针对墙体材料、墙体渗水、漏雨时有发生,主要是墙体有块(板)有缝或孔洞,单靠多种材料自身防水很难解决,因此对夹心墙必须采用补刷防水涂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外墙外保温技术,也非常强调外涂的防水性能。
建议选择全国有影响的生产涂料的企业,提供高品位的防水涂料,作为规范的推荐产品。
本规范附录应引进全国以及国外在应用技术上引导发展方向或水准的企业及产品名单名录。
后语 墙材工程应用规范涉及内容十分丰富,以上摘录材料实属有限,仅供大会讨论之参考。
砌体规范管理组
2005年7月
*参考资料及索引
1、建筑板材发展与应用/国家建材科教委、建材分会等-2002.5
2、建设科技2005/1-12
3、TS20外墙保温成套技术
4、其它新型墙材技术索引(提供发展动向启发思路)
1)脱硫石膏砌块及板材(外复合技术)
北京国华杰地动力技术服务公司,用于清华超低能耗大楼围结构
2)门窗节能技术,各种新型节能门窗及配套材料已经出现,特别是国外颇具实力的大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冲击很大,同时其带动作用加大,如高端技术,真空玻璃等。
3)省地环保材料:木石纤维板/复合秸秆板等
4)各种压型钢板与绝热轻型复合板类
5)北京薄板钢骨架住宅的墙板体系
6)钢结构+ALC(加气板)围护结构,一种优秀节能抗震体系
7)GRC板材生产应用技术及展望
8)条板住宅研究:条板住宅模式的基本思路
(1)城市多层集合住宅
(2)条板外墙走复合墙体道路
(3)内外墙全部采用条板
(4)廉租房计划
9)工厂化施工节能建筑新技术(全预制装配承重节能建筑)
10)耐水增强石膏陶粒隔墙板的研发
11)3E板轻质高强内外墙生产与应用技术
主要材料:普通水源、充填材料、增强材料及少数外加剂,挤压成型工艺形成高精度、高强度、轻质高强产品。3E板心与国标材料相比具有显的优势。
12)舒适性住宅
13)铝塑板复合技术及发展--是取代玻璃幕墙的先进技术
14)3E板6E房屋外墙外保温新型建造技术的实践与研究
15)环保节能型轻质复合墙板的开发应用
16)硬石膏纤维增强压力板的应用研究
17)轻质保温隔声墙体砌块
……
由上可见建筑节能体现在墙体材料和应用技术方面的研发非常活跃,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