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建委发布消息,从10月1日起对在建商品住房和已竣工销售中的商品房的建筑节能标准实行公示,让市民明明白白购房。
公示内容有具体要求
早在2001年,国家就针对冬冷夏热地区住宅建筑制定了国家级节能标准。但部分建筑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按规定使用节能材料,商品房竣工后达不到节能标准,开发商虚报节能标准,导致市民购房受骗。
为加强对商品房建筑节能的规范管理,武汉市出台了《武汉市建筑节能与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管理条例》。条例规定,凡该市在建、新建、改扩建或正在销售中的商品房,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正式开工后,应当将房屋节能措施和实施情况在施工现场主要入口和销售场所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公示不得迟于楼盘开始建设和销售的时间。
公示内容是经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施工图中建筑节能的主要内容,包括层面隔热保温、墙体隔热保温、玻璃幕墙、门窗性能、楼地面隔热保温、遮阳、采暖、通风与空调、配电与照明灯施工节能及节能措施。
违规者将予以处罚
收房时,市民对节能措施一清二白,可一一进行比对,再也不用被“忽悠”。例如,如果市民发现公示内容中,节能房玻璃是双层玻璃而实际交房却变成单层,可立即向武汉市建委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涉及建筑节能内容或节能措施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先到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经审查同意后15日内,对公示内容进行变更。
凡发现不按规定公示的建筑单位,将责令其改正,给与批评教育,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予以处罚。
市民声音
武汉“闷罐子”楼蛮多
昨日武汉秋高气爽,路上的很多市民都穿上了长袖,而记者采访时看到,武昌一栋24层的写字楼内,员工普遍感觉较热,空调只得不间断开放。
建筑节能专家介绍,这栋楼是典型的“闷罐子”楼,通风与换气效果都很差,“为保障人体舒适性,只有大开空调,造成大量能源浪费。”据了解,武汉新建成的写字楼,像这样的“闷罐子”楼还有很多。
市民小黄体会最深的是,他昨天上午去办事的单位是老式建筑,楼层空间高,窗户多,空气通透,不开空调都觉得冷,完全没有装换气扇;而自己单位所在的写字楼,不开空调就是一身汗。“新式建筑符合节能标准,凉爽效果为何还赶不上老式的?”
据介绍,武汉市建筑节能主要采用三种措施:给外墙“穿衣”,即外墙外保温和外墙内保温;采用节能窗型;给屋顶带上“帽子”。很多建筑节能问题,出在规划设计房屋阶段,先天就是个“闷罐子”。
相关新闻
机关建筑能耗将限量
本报讯(记者 崔晶晶 通讯员 崔伟) 今年10月1日起,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将不再吃“大锅饭”,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将限制过去能耗过大的浪费行为。
昨日记者获悉,武汉市建委、武汉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等单位协商,制定了该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长期以来,武汉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用水、用电、用气等各种能耗上采取“实报实销”,由政府财政买单,导致能源的大量损耗,增加了不必要的财政开支。
据统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度,为普通居民住宅的10—20倍,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是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单位耗电量的1.5—2倍。
开展节能减排工作,武汉市从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将完成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20%建筑的能源审计以及10幢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10幢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效公示等工作。
据了解,在今年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和效能公示的基础上,将研究制定用能标准、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节能奖励等措施,并逐步在全市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