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保温材料  聚氨酯  外墙保温  外墙保温材料  保温  涂料  青岛  山西  烟台  公司 

绿色崛起—龙城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日期:2007-10-02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SystemMaster    浏览:344    评论:0    
 中新山西网9月27日电 山西国贸大饭店是家五星级酒店,很是豪华气派。但就是这样一个富裕之“家”,却千方百计要过节俭的日子。在这里,每天生产中水200多立方米,用于卫生间冲洗,仅此一项便使用水成本由每立方米4.1元降至1元左右,年节约资金22万余元。他们还对效率低于60%的水泵和70%的风机进行更新改造,同时在建筑物里全部更新采用LED节能光源和节水洁具等。由于节能工作做得好,国贸已被建设部授予“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和“太原市2006年十大环保示范工程”。

  太原市建筑节能办公室的负责人说,在我市,像国贸这样狠抓节能减排、在建筑上大做绿色文章的单位已经越来越多。绿色之花正在并州大地盛开,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新建建筑实行节能50%国家标准的已达1000余万平方米,由此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00吨,绿化覆盖率从2000年29.9%增加到2006年底的37.25%,园林绿地总面积达到7520多公顷。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作为建设领域推进绿色转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当作打造绿色GDP、实现绿色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关领导多次就开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作出批示,并以市长令的形式颁布了《太原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今年,我市安排了100万元的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于制定绿色建筑标准、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评选“绿色十佳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研究,支持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应用以及建筑节能改造的试点示范等工作。市节能办先后出台了节约用水条例、燃气条例、建设市场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他们规定,新建建筑要做到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建筑节能50%标准的执行率均达到100%。为此,他们控制了两个环节,即设计认定备案环节和专项验收备案环节,未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认定备案不予办理施工许可证;未实行专项验收备案,不予办理正式竣工验收。同时,实现了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的全过程闭合监管体系。去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建筑节能设计认定书》近600份,控制面积580万平方米。

  最早种树的人也是最早享受果实的人。在绿色崛起的行动中,一批单位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市节能办结合太阳能或浅层地热条件较好的实际,在理工大学游泳馆、老年公寓等单位推广应用太阳能或浅层地热可再生能源。山西“国瑞苑”项目为全国最大的单体污水源热泵制冷制热项目。他们利用城市原生污水作为恒温水源介质,通过热泵主机为建筑物提供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并附带提供生活卫生热水,每年除一定的耗电量外,不再消耗任何其他能源,比传统烧煤取暖、供热水、制冷每年节约标准煤1万吨。该工程还采取了中水回用、外墙外保温、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户、新型节能格栅灯具、数控变频供水、永磁电机电梯等多项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措施。该项目负责人高兴地说,我们正在申报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

  大唐四季花园是我市综合性建筑节能示范样板,由18栋南北向多层及框剪结构小高层住宅组成。其中,多栋采用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设计建造,小区采用模块式SBF系列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技术,用于小区绿化、景观用水及洗车等,年节约水费8万元。在垃圾处理方面,他们采用HYW微生物有机垃圾处理技术,使小区有机垃圾降解率在95%以上,去年,他们荣获了“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奖”。

  集中供热工程的加快,使全市取代燃煤烟囱1160座,节约锅炉房和煤场占地1200余亩,年节约标准煤1447000吨,年减少排放粉尘量64700吨、二氧化硫41300吨。我市今年加大集中供热力度,大力开展热电联产及大型热源厂建设。集中供热的建设规模是前13年建设总和的1.8倍,使全市集中供热率达到80.7%,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600万平方米。热力公司还利用集中供热管网夏季闲置的资源进行集中供冷。这种冷气比利用氟利昂制冷具有环保效益,而且费用便宜。目前,他们已在火车站高价候车室、美特好大型超市、公安局科技综合楼等10万平方米大型公建中投入使用。

  2006年6月,太原公交总公司和晨光煤层气公司共同打造了一项新的工程,这就是公交车和出租车油改气工程。他们改装运行了560台车,使之用上了煤层气,此举一年可节约燃料费用1500万元。如果全部改装,每年使用煤层气清洁能源达1095万立方米,可节约汽油约3000万升、燃料费用5400万元。由于煤层天然气是一种理想的清洁燃料,汽车改用煤层气后,尾气的污染物排放量可减少98%以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就是这样,我市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探索适合有地域特色的节能减排新路子,使能源供应结构开始发生了新变化。

  能用的用好,不能用的要安置好。今年,投资约2亿元的侯村垃圾填埋场开工建设了,这座设计库存容量为1200万立方米的填埋场,建成后将为城市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发挥重要作用。

  在建筑节能工作上,节水占了很大部分。我市在对6000余户居民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的同时,还积极实施了中水回用工程,使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1%,中水回用率达到43.41%。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通过采用反渗透处理技术,每年可提供200多万吨深度除盐水、300多万吨除盐水、1400多万吨净环水,用于太钢的工艺水和冷却水。通过污水处理回用,我市实现了增产不增水的目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有了提高;节水器具全面普及,被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授予首批“节水型城市”称号。

  企业在行动,机关也没有松懈。在市政府办公厅,“绿色管理”的清风在今年吹了起来。从节水、节电、节油等方面,他们制定了58条目标措施,严禁用水洗漱、洗衣服,明确会议服务供水次数,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每年6月16日和9月19日成为节电体验日;到距单位1公里范围内地点办事,建议骑自行车或步行;提倡无纸化办公;来宾接待一律不上烟等。经过不懈努力,人们的节能意识增强了,各项能耗指标下降了,1月至6月,水、电、燃油及办公用品的消耗都比上年同期有了下降。(来源:太原日报;记者梁新民)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浙ICP备07507220号